新闻资讯

新华社评论|从“双节”看外国游客的家国情怀

日期:2025-10-10 10:28 浏览: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标题:从“双庆”看外国游客的家国情怀 新华社记者朱万军 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级旗帜徐徐升起,中国和世界各国驻华使馆在新中国生日送行的彩旗点亮世界;世界多地孔子学院将举办各类中秋庆祝活动,带去中华民族“团圆、团结”的文化理念和“千里共赏月色”的文化审美;多国城市举办中秋主题音乐会,寄托浓浓的中华家乡情怀和中华爱国情怀……国庆中秋“双庆”同庆,海外游客希望妈妈全程包容家国情怀山和海。家国情怀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中国文化追求“修身、济世、治国、平天下”。家庭和国家永远是密不可分的。无论身在何处,中国人总是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身份和母亲。这样的情感寄托在“一寸忠心报国,两行清泪思念亲人”的诗意怀念之中,流入清亮的二胡和悠远的古筝音调,调动起《我的人民母亲》和《黄河大合唱》的嘹亮歌声。 “家乡的音乐在我耳边呼喊,久久不孤单。”在俄罗斯大学任教数十年的黄丽良,观看中华全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的演出后感慨万千。时间同样对表演感到满意的留俄留学生何关心表示,“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愿意成为中华文化的使者。中国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家国情怀越来越浓。新中国成立76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提前攻坚克难,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发展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从贫困困苦中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如今,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器,也是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祖国日益富强,全球化愿望不断增强东南。和外国游客一样,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在意大利留学的王浩然说,在日本留学的王瀚宇感叹道:“祖国的力量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家国情怀,让“母亲在我们身边”的感觉真真切切。从那些加速街道的电动车,到人们手中的中国品牌手机,中国科技进步的成就 科技发展是世界共享的;从“大基础设施”到“小而美”,“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人民。 “只有到了国外,才知道妈妈有多重要;心系家乡,更感使命光荣。”巴基斯坦华侨华人联合会秘书长马斌表示,愿凝聚中国其他国家力量,推动务实合作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留守在埃及新行政首都商业中心商务区项目工地的中方工作人员黄昌标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工作,希望这一“中国印记闪耀‘一带一路’版图”早日竣工。一个家庭是最小的国家,一个国家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的。国庆中秋同庆,点亮海外游子家国情怀。那是漂泊海外时对故土深深的怀念,是目睹母亲力量不断壮大、母亲个人发展后由衷的自豪。将人民的目标与国家振兴的重大事业结合起来的坚决行动。海外游子就这样书写“中国故事”,让这份浓浓的家国情怀遍布山山水水众志成城,艾莎正在推动中国在新时代前行。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